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地矿 > 地矿要闻 > 正文

“政和八闽鸟”化石改写鸟类演化历史!在福建发现我国最早的鸟类、全球最早的鸟类之一

2025-02-17 15:56:05 作者: 来源: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责任编辑:卓志沐   我来说两句

2月13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政和八闽鸟”化石重大发现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

政和八闽鸟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 绘制/赵闯

《自然》(Nature)期刊在北京时间2月13日零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矿局所属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完成的福建省政和动物群发现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研究成果,报道了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鸟类、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也是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化石,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该研究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鸟类重要特征的出现时间向史前推进两千万年,改写了鸟类演化历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王敏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陈润生等为共同作者。

《自然》(Nature)期刊截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认为,政和八闽鸟是“划时代发现”。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全世界最古老的鸟类,比较公认的是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发现至今已经超过一个半世纪了。在福建省政和县侏罗纪地层发现了世界上第二种侏罗纪鸟类化石,将鸟类起源时间推至中侏罗晚期(大约1.72至1.64亿年前)。政和动物群因其独特的生物构成和地质背景,为研究侏罗纪晚期的生态系统演化和动物起源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这项研究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对鸟类进化历史的认识,也为理解生命演化过程提供了深刻的洞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亿万年前生命奥秘的窗口。未来,期待更多发现,进一步解开生命演化的奥秘。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俞文峰发布了福建省古生物化石重大发现情况,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敏发布了政和八闽鸟的发现与研究相关情况,并回答了相关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昊楠,福建省地矿局总工程师陈福龙,政和县县长王丰分别回答了记者的相关提问。

政和八闽鸟正型标本 供图/王敏

“十四五”以来,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福建省地矿局加大全省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力度,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组建科研调查队伍,在全省开展古生物化石调查、发掘、研究与保护工作。

2020年12月,福建省地矿局根据福建中生代古地理、古环境演化特点和类比周边省份恐龙赋存规律,立即启动部署“福建恐龙化石赋存沉积环境研究”项目,为后续开展系列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和成果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础。

联合团队于2022年10月在福建省政和县大溪盆地发现了福建省第一件恐龙骨骼化石,并于2023年在《自然》(Nature)发表“奇异福建龙”“政和动物群”的科研成果。随后,向自然资源部申请在福建省政和县大溪盆地开展新一轮科学发掘,2023年11月获批同意后立即开展发掘。王敏研究员说:“惊喜再次到来,当月就发现了一件不完整的爬行动物化石,虽然仅有部分肩带骨骼从围岩中显露出来。但我和周忠和院士第一眼就认为这可能是一件鸟类化石。经过长达一年的室内修复和研究分析,我们确定了该化石属于鸟类,并将其命名为政和八闽鸟(Baminornis zhenghensis),其种名‘八闽’是福建的古称。”

中生代兽脚类恐龙(包括鸟类)演化树,以及前肢、肩带和后肢的形态空间 供图/王敏

政和八闽鸟化石虽然不完整,但是保存了很多重要信息。例如具有分离的肩胛骨和乌喙骨,腰带骨骼显现出很多进步的特征。其中最重要、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八闽鸟具有愈合的尾综骨,这是构成现代鸟类体型的基石。鸟类和其他爬行动物最显著的区别就是鸟类的尾巴很短,不但尾椎数目减少,且最后几枚尾椎愈合成一个叫尾综骨(pygostyle)的结构,它的出现对身体重心前移、后肢和尾骨的独立运动以及飞行能力的完善至关重要。尾骨缩短是恐龙向鸟类演化中最彻底的形态变化之一。包括始祖鸟、近鸟龙类等“潜在的侏罗纪鸟类”,他们仍然具有和恐龙一样的长尾骨,从这点来讲,他们至少在体型上与鸟类大相径庭。我们通过形态对比,进行了包括简约法和贝叶斯法在内的分支系统学分析,发现八闽鸟化石在鸟类的演化树上,处在接近根部的位置,比始祖鸟更为进步。

王敏研究员说:“在研究中,我们注意到政和八闽鸟身体的各个部位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例如它的肩带很进步,但是前肢的形态就很原始。为了量化追踪这些矛盾,我们将整体骨骼打散,追踪不同身体部位在恐龙—鸟类演化时的变化,最后发现八闽鸟的肩带和腰带体现出的特征组合与白垩纪更进步的鸟类相当,但是它前肢的形态却与恐龙的很相似,这种身体不同部位不均一的演化现象就是镶嵌演化。”“在进化树上,政和八闽鸟是仅次于始祖鸟而最早分化的鸟类支系。如果说始祖鸟的鸟类归属有疑问的话,政和八闽鸟是目前最确切的、且唯一的侏罗纪鸟类。”

政和动物群发现疑似今鸟型类的叉骨 供图/王敏

除发现政和八闽鸟外,联合团队的董丽萍副研究员还发现了一个单独保存的叉骨。由于保存的信息有限,研究人员通过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支系统学和判别分析等方法来锁定该叉骨的分类位置。结果显示该叉骨与白垩纪的今鸟型类非常相似(最早的今鸟型类出现于1.3亿年前),而明显区别于政和八闽鸟,以及其他侏罗纪鸟类和恐龙。由于缺失更多的信息来确定其分类位置,研究人员只能暂将其归入鸟类这一大的分类单元。但是该叉骨的发现证实了至少两种鸟类生活在政和动物群。

王敏研究员说:“通过演化时间的估算,八闽鸟的发现将鸟类起源的时间推进到中侏罗晚期(距今1.72-1.64亿年)。而如果叉骨的确属于今鸟型类,那么鸟类起源的时间将会进一步提早。”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十年择优项目、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所设立的科学探索奖、福建省自然资源厅“闽西地区晚中生代盆地地质遗迹及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和“福建重点古生物化石产地评价评级及保护现状调查”、福建省地矿局“福建恐龙化石赋存沉积环境研究”和“政和大溪古生物资源调查、发掘及研究”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