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资源报专版报道福建地矿工作
2024-10-31 15:29:17 来源:海峡资源报 责任编辑:卓志沐 我来说两句 |
10月30日出版的海峡资源报,专版报道省地矿局党组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联合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读书班,举办片区职工体育赛事,以及27年坚守找矿的地质工作者易友根等。 报道内容如下: 省地矿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近日,省地矿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决定》中关于法治部分内容,结合学习《预算法》《会计法》《资产评估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局党组书记、局长倪超主持并讲话。 会议强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政治任务。局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切实做到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彰显的重大意义、提出的总体要求、指明的政治方向、明确的战略定位、确立的工作布局、提出的重点任务、阐明的重大关系、强调的重要保障。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突出理论底色。深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自觉贯彻落实到福建地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局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怀着深厚感情、带着特殊责任,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要增强法治意识,提升学习质效。局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严格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切实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以及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结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和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切实做到知法知纪、守法守纪、用法用纪,始终把依法遵纪守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三要推动依法治局,转化学习成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本次重点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福建省地矿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以推动福建地矿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韩康平,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福龙出席。局二级巡视员和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以及局机关青年干部代表参加学习。 省地矿局党组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10月18日,省地矿局党组书记、局长倪超主持召开该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措施。局党组成员韩康平、陈福龙出席并发言。 会议要求,持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全局上下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到全省地质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指导推进全省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持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提供有力有效地质技术支撑。要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坚决把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和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不断发展地质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地质服务能力和支撑水平。要夯实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能力,针对我省地质环境复杂情况,以地灾重点实验室为重点依托,持续开展典型地灾孕灾机理等科研攻关,持续强化地灾应急技术支撑队伍能力建设,更加有效服务全省地灾防灾减灾救灾。要巩固提升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专业优势,扎实开展区域地质和专项基础地质调查,推动关键地质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围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矿产资源持续开展找矿攻坚,实现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新突破。要稳步提高地质工作现代化能级,重视发挥地质数智化引领作用,重点发展和提升生态地质和海洋地质工作,着力提升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建设生态强省和“海上福建”的能力。 会议强调,持续争优争先争效为“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良好开局打好基础。要坚持党对地质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成果转化为推动全省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力争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地质工作任务取得新成果,着力推动地勘系统机构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中奋勇争先作贡献。 省地矿局党组召开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 近日,省地矿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省委常委会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局系统党纪学习教育情况,部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倪超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纪学习教育,亲自点题、亲自指导、亲自推动,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为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今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扣党纪学习教育目标要求,聚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始终在注重组织引领力求实抓、注重突出重点力求实学、注重融入日常力求实效、注重学用结合力求实做上下功夫,推动局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强调,要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一要始终坚持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要始终坚持完善学习教育机制。深刻认识加强纪律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必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教育为先、抓常抓长,发挥好以案示警、以案明纪作用,探索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有效途径,推动形成立纪必教、有纪必学、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制度机制。三要始终坚持转化干事创业动力。持续深化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更好地把党的纪律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进一步激励全局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地矿工作政治任务落实、地勘系统机构改革和地矿队伍和谐稳定,把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地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该局党组成员韩康平出席,局党组成员陈福龙作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总结。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局二级巡视员,局属单位党委(总支)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等参加。 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联合举办读书班 9月11日、24日,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读书班暨处级干部培训班第一期、第二期在宁德开班。读书班(培训班)组织全省地勘系统“关键少数”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推动全省地勘系统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全会精神。省地矿局党组书记、局长倪超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 倪超在讲话中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此次学习培训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全省地勘系统机构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局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要深入学习研讨。聚焦“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决定》,切实把全会精神领会深、理解透、把握准,在常学常新上持续用力,在融会贯通上持续用力,在转化运用上持续用力。要坚持学以致用。此次学习培训时值全省地勘系统机构改革期间,各个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间要相互沟通交流、相互促进。要带着问题学,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找到攻克难点堵点、解决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答案”,做好学习成果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要注重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学,共同推动全省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贡献地质力量。 此次读书班(培训班)采取集中辅导、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现场教学等方式。学习培训期间,集中听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讲师团和宁德市有关专家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授课等。 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领导班子成员,省地矿局二级巡视员,局属单位处级干部,局机关处室处级干部(含一至四级调研员)分别参加第一期或第二期学习培训。 近日,省地矿局举办片区职工体育赛事,该局所属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省闽东南地质大队分别承办福州片区和闽西南片区赛事,全局系统共有288名干部职工参赛。 9月26日,10支代表队参加福州片区职工体育赛事,运动员们分别参加羽毛球、乒乓球、80分扑克牌3个项目比赛。经过精彩角逐,省地质测绘院、省地矿建设大队、省核工业二九四大队、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代表队分别获得羽毛球项目的前五名;乒乓球项目的前五名由省地矿建设大队、省地质测绘院、省第四地质大队、省闽北地质大队、省核工业二九四大队代表队分别拿下;省地质测绘院、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省地矿局机关、省地质物资供应站、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代表队获得80分扑克牌项目的前五名。 9月12日,闽西南片区6支代表队在泉州参加了三人篮球、80分扑克牌、乒乓球3个比赛项目。三人篮球赛的前三名分别由省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省闽西地质大队和省第二地质勘探大队(地质探矿机械设备服务中心)获得;省闽东南地质大队、省第八地质大队(核工业二九五大队)和省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获得乒乓球赛前三名;扑克牌比赛的前三甲被省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省闽南地质大队、省第八地质大队(核工业二九五大队)收入囊中。 粗粝能甘的地质“尖兵” ——省闽西地质大队易友根27年的探矿路 穿过戈壁滩、躲过野猪夹、住过牛棚屋……终日与高山深谷打交道的“冷门”行当,他一干就是27年。 40多岁的易友根,眼神坚定、语气谦逊,是一名老地质工作者。1997年7月进入省闽西地质大队工作,他从一名普通地质技术人员,成长为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副院长再到所长。2023年初,他参与的《滇东南红石岩-荒田地区钨铅锌铜锑多类型矿床发现与勘查评价》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翻山越岭守初心 说起20多年的坚守,易友根激动不已,已不是对地质事业简单的热爱和专注,而是通过努力获得的找矿成果激励他不断前行,继续找大矿找好矿。 找矿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旁人难以想象。 “选择地质工作,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这是易友根常挂在嘴边的话。初到闽西地质大队,他便以踏实肯干、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他先后参与了“福建省尤溪县肖坂矿区金矿普查”“西藏山南地区铜多金属资源评价”和“福建省连城县坪上银矿详查”等十几个矿产勘查项目,其中,主持大型和中型矿产勘查项目各2个,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超15万米,发现并探明大型矿床2处、中小型矿床6处。 闽西地质大队副队长李南生介绍,“西藏山南地区铜多金属资源评价”项目让他印象深刻。当时易友根主动请缨入藏,坚持每天带着干粮,不断克服高原反应,徒步十几公里的山路,攀爬高差2000米的高山,终于新发现3处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铜矿点,其中1处经勘查后达到中型规模。该项目获得了中国地调局的高度肯定,为项目续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见到友根很难,但找他提供地质技术资料却很容易。很难,是因为他不是在野外,就是在去野外的路上;很容易,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座丰富的地质资料库,信手拈来就能满足你的需求。”提到易友根,同事们满怀骄傲。 栉风沐雨砥砺行 2007年,闽西地质大队开始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组织地质技术人员赴省外寻找规模大、品质优的矿产资源。易友根选择了条件较为艰苦的云南,负责矿业权优选、项目论证及地质勘查等工作。 回忆起刚接手云南项目时的情景,易友根介绍,那时候项目组每天辗转于云南各个州市,勘察几百处矿点,行程几百公里是家常便饭,饿了就吃干粮,困了就睡车上,随身携带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随时随地办公,加班加点收集、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与周边已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对比研究,最终确定文山州西畴一带的成矿条件优越,是寻找层控型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并顺利申请取得探矿权。 凭借着对云南地质成矿条件的熟悉度,以及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2010年,易友根被选定为项目负责人,他通过创新应用“火山喷流沉积岩相分析+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蚀变岩相测量+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等差异化的找矿技术方法组合,提出主要找矿标志,圈定重点找矿靶区。在确定成矿类型、矿体规模、详查实施方案后,他大胆行动,勘查高峰时安排17台钻机同时施工,这也是闽西地质大队有史以来钻机同时施工最多的一个勘查项目,颇有项目勘查“大会战”的味道。面对项目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闽西队参股公司——文山州大豪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临时招聘8名年轻技术人员,由易友根手把手地教钻孔编录、岩芯描述、整理资料、综合研究等业务,最终培养出了一批行家里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奋战,项目组最终如期提交了详查报告,并被评为优秀报告,探明了1处大型矿床。 2018年,因该项目找矿突破,易友根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目前,该项目仍在继续。截至今年7月底,项目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超14万米,先后发现了小洞锑矿、荒田萤石钨矿、红石岩铜铅锌矿,探明了3处大中型矿床。 迎难而上勇担当 “嫁女不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到处忙。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一首打油诗道出了地质工作者的艰辛。长时间驻扎野外、生活条件简陋、缺乏娱乐交流、与家人分离,地质工作不仅是身体上的劳累,更是精神的磨砺和环境的考验。 “采样、背样工作,会消耗大量的体力,有时还得忍受饥饿的考验。路途中需要观察和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夜晚回到驻地后,还需整理地质资料,这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易友根说,不仅如此,常年与家人分离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几乎顾不上家庭,父母的看护照料、子女的教育培养,所有的一切都落在另一半身上。 说到这,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眶。凭借着信念和热爱,易友根舍“小家”为“大家”,一头扎进找矿工作中。 2016年12月,闽西地质大队承接了云南某一探矿权需要编制详查报告的紧急任务。根据业主要求,须在20天左右提交详查报告供审稿,当时该项目完成了94个钻孔28042.49米,资料非常多。接到任务后,易友根二话不说,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夕寐宵兴,作图、整理资料一件不落。20多天里,他们把办公室当成自己家,困了就睡会、饿了就吃点面包,醒了立即投入到工作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硬是啃下了这块骨头,如期提交了详查报告。 像这样棘手的任务还有很多,易友根和同事们的地质找矿故事还在继续......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我将一如既往,坚守在野外一线,只为心中的那个钟爱的地质事业,做一颗找矿‘螺丝钉’,矢志不渝寻大矿、找好矿,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贡献一己之力。”易友根坚定地表示。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